[第7章第七卷权倾一方]

第318节权倾一方24

大楼设计成三支笔的样子,每支笔都是六个棱,三支笔就十八个棱。房子盖好了,很新颖,贵和市确实没有这样的楼啊!而且建得很高,二十二层。这在当时的贵和是最高的房子了,真正成了地标性建筑。

房子建好后,进行室内装修。据说当时就把室内装修的人都看傻眼了,这栋大楼里,没有一个房间是正的,都是多边形的,而且采光通风都极其不好,朝西的晒死了,朝北的冬天冻死了,就算朝南的稍微好点儿。

自从搬进这栋楼,整个单位歪风邪气盛行,搬进这栋楼里的第一任局长坐了没多久就被双规了。第二任局长过去后,据说没到一年,又出事儿了。据说现在挑选第三任局长,几乎都没有人敢去了,敢情那个地方成了一把手的“灾难地”,谁去谁倒霉啊!

杜秀青很希望住进这栋楼,整个大院里真像胡春平说的那样,从此团结和谐,充满正气。那么,她这个当领导的,工作起来也就更有效率,更有成绩。

“对于下村慰问特困户,想听听你更具体的一些建议。”杜秀青说。

胡春平看了看杜秀青,知道她的用意了。

五套班子一起下去慰问,这在余河历史上似乎还是第一次。

这样的慰问方式,估计是杜秀青上任后想要烧起来的第一把火。

她正式坐上这个宝座后,已经三个多月了,还没有发起真正意义上的大动作。估计这次下村慰问,一定是意味深刻的。胡春平想。

杜秀青自己只能带领一支队伍慰问,如果想掌控全局,那么就必须把自己的人手安排在每个队里面。这是个比较棘手的事情。

因为五套班子相对独立,如果要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别人的队伍里,难免会引起他人的不痛快。尤其是人大政协的老头子,他们都是要退的人了,得罪不起。但是,得罪不起也要得罪,否则杜秀青做这件事儿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全县十五个乡镇,根据特困户的名单数量来安排下村的队伍。我看这样,充分发挥宣传部和余河报的作用,派出记者进行跟踪报道,把每一队的慰问情况都记录下来,既报道了慰问特困户的工作,又能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最真实的掌握。”胡春平说。

对,杜秀青在心里点头道。

“是的,你这个建议很好。余河报的人手也不多,得把宣传部其他部门的人员都调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的话才能确保每个组都有记者的跟踪记录。”杜秀青说。

“这个没问题,把宣传部办公室的人员抽调出来就行了,这边还有电视台的记者,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胡春平说,“镜头记录下来的,也是现场的真实情况。我们到时候看的,就是最初拍摄到的,不是经过剪辑后的镜头。”

“好,这个工作你先去准备准备,对这些参与报道的记者要事先开会,明确提出要求,真实记录,真情反馈。决不能为了迎合什么东西而刻意造假,以偏概全。”杜秀青说。

现在的新闻报道,往往喜欢做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事情,用一点点成绩去渲染整体的效果,其实有时候整体完全是空的,只有画面拍到那一点是真实的。但是,画面展示给观众的就是这一点效果,这就是引导上的技巧。

杜秀青不要这样的矫情报道,她想做个原滋原味的春节慰问。

不掺假,不做作,不粉饰,不歪曲。实事求是,还原真相。要让大家看看,真正的贫苦家庭是怎样的生存状况。以前总觉得穷是丢人的,但是掩盖穷就不丢人了吗?掩盖只会让穷永远都穷下去,因为大家没有看到真实的穷,穷人没有得到实在的帮助,永远都是被掩盖,永远都无法见天日。她希望,通过这次慰问,能改变这样的现状。至少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农村真的很穷,没必要掩饰。有勇气去面对,才有勇气去改变。

“没问题,这是我的工作。”胡春平说。他本就分管宣传,这也是他的责任田。

胡春平从杜秀青这儿出去后,直接就去了宣传部,找到宣传部长丁光义,把这件事情向丁光义做了详细的交代。每个组每个队都要有记者跟踪记录,而且要做到实事求是记录现场的情况,包括具体被慰问的对象,慰问的东西和金额,还有在现场看到的特困户的家庭情况,都要一一记录在案。每位记者最好能带着照相机下去,没有的话,临时借用一下,确保现场有影像资料。

丁光义每条都记录下来了,可是,他不太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怎么今年的慰问工作要做得这么复杂,还要记得这么详细?报道组的人员不够,还要抽调别的部门的,这似乎都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啊!一个年前的慰问工作,值得这么费劲心机去做吗?再说,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显示余河的贫穷和落后?还是要突出宣传党的温暖到万家?似乎都有些过头了。太不可思议了。

不明白这个女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且做且看吧,丁光义心里想。

胡春平走后,梁晓素进来,把明后天的工作安排放在了杜秀青的案头。

杜秀青知道,后天平安余河的启动仪式需要她去出席。康明为此已经来过两次了,她心里有数。

再翻了翻年前的工作安排,主要的就是慰问特困户的活动了。

这一次,希望能实现自己一石多鸟的目的。杜秀青心里想。

下午上班,


状态提示:24.权倾一方2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