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不少的东西,其实却也不过用了半小时不到。
从高山林里出来时,眼见豁然开朗下,就见到一大片相连着,可能有四五十亩山地的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城。
估算着自己跑来的距离,已经知道这里应该就是永仁县城了。
看着比起自己家里更显得瘦薄的山地里,竟是采用了分垄,又点种的方式,却又有些密集又营养不良的玉米,我心里少了早前在山林里丰收的欣喜,多了几分的心酸。
出于好奇,我停下了飞行式的前移,打量着山地开出了地沟,把地分成1米来宽的垄,垄上差不多每10来厘米就点种上一棵的玉米。
偏黄色的山地里,已经可以收获的玉米棒子不足20厘米,看着那连带着外皮都显细廋的玉米棒子,已经能想像到,撕开外层厚厚的外皮后,那光棒子上也不会有几颗饱满的玉米粒。
细细打量着周围,对这里的土质,多少有了些了解。这黄色的土层下,一定都是些不保水的沙土地。
这收成.....要是遇到旱灾,可就真是颗粒无收的节奏了。
“唉....”忍不住的叹了一口长气。
打量了一下南面的高山,那里正是我过来的地方。
还算得高的几座山峰,下边山梁可也是不少,每个山梁之间,自是有不少的沟箐。如果在不远处的山梁间修上小水坝子,把这些平坦的山地改成山田,不算平坦的坡地上,也是能开些梯田的吧。
就算太费时,不开田,那山地上在旱灾时,也能就进到修上的水坝里挑上些水浇灌的,至少多少也能有些收成,而不至于颗粒无收。
见四下无人,瞬间,我带着马儿和柯楠,都从空间里出现在玉米地前。弯腰找了脚边的一根干树枝,往地里刨了起来。
果然,在不足一尺的黄土下,就是那被称为“羊毛夹”的泥沙土层。
得了证实,我再也不奇怪,为何这除了被点种得太密集外,地里毫无杂草,明显被用心管理得还算不错的山地里,庄稼竟长得如些不堪了。
没想到,在永南镇上都没通行起来的种植术,竟然在这近百里外的永仁县的城边上遇到了。
但这些地,明显只会到了新种植法的皮毛,而没了解到如此种植的原因和精髓。
心里,虽有些遗憾,但一时对这片地的主人,起了好奇之心。真有种遇到知音的节奏啊。
也许,在这不算晚的时间里,能遇上依然在地里劳作的人。
心里有了主意,直接翻身上马,一路沿着这左右是地,而这中间是条一米多宽的土路往前行去。
也不过行了百来米,骑在高大马儿上,我已经看见了路前方停着的几辆骡车,而靠近骡车一面大片玉米地里,玉米树正不停的摇晃着,侧耳细听,隐隐还有人声传来。
看来,这正是在收玉米了。
心里一喜,夹了一下马腹,就加了速往前跑去。
“啊!”一声女人的尖叫响起后,是生物落地声和东西倒落的声音。
我一惊,往路西面看去,就见一个彝族中年女人反躺倒在玉米地里,满脸的惊恐和压抑,背上正背着一篮子带着外皮的玉米棒子。
这......拉马之时一愣,但随即就明白,这怕是被跟着我一路冲过来的柯楠给吓到了。
不及我细想,这块玉米地里的玉米树边一路摇晃过来,边是响起了“悉唰”声和人声,而且明显,都是彝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