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倒真是眼光独到、独辟蹊径。

到了晚上,安北军拿出石炭在营地周围点起篝火。郭凤虏对后面跟着的人没说什么,只让人将石炭给他们分送一些过去,同时扩大了安北军的警戒范围。

夜幕低垂,火光亮起。众人或炙烤猎物,或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干粮,一时香气弥漫整个营地。隔着人群,最外围的胡姬素手轻拨,琵琶响起,有人托腮看着火光轻轻吟唱起来。

歌声婉转,原本李流光听得并不清楚,但随着营地外围的人群逐渐寂静下来,曲子越来越清晰。李流光便听着对方唱道: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李流光对这首曲子有印象,前世高三模拟考,似乎出过这么一道题。彼时要求分析这首《调笑令》反映出什么?李流光还记得答案,反映戍边老兵愁苦,思念家乡之意。胡姬或许思念的是自个的家乡,但李流光却是想到了晋阳。他看着身旁默不作声的一众人,心下轻轻叹了口气。

“七郎。”沈倾墨看过来。

李流光笑笑,示意巴库将他们面前烤的半熟的猎物送到几名胡姬处。对方收到猎物,远远冲着李流光行了礼,琵琶再次响起,却是换了一首欢快的曲子。周围的人群慢慢恢复了喧闹,之前被那首曲子勾起的思乡之情也很快在现实面前压下。如今摆在众人面前的是生存,活下来才有回去的可能。

“五郎想长安吗?”李流光靠着车辕轻声问。

沈倾墨下意识便要说不想,但脑海闪过长安的生活,微微一顿,道:“只一两处有可想的地方。”

李流光笑了起来,侧头看着沈倾墨,觉得他这样嘴硬的样子颇为可爱。

……

一行人在草原走了数日,终于抵达霍林河。

不过二十余天不见,霍林河似已有大的不同。因着李流光走前吩咐,工坊的人又挖了几处立窑,不仅烧水泥,还用煤矸石烧石砖。烧出的水泥、石砖全数用来盖房,一排排已颇有规模。进展之快不仅李流光吃了一惊,便是连才走几天的郭凤虏都有些意外。

“那就是师父说的房子?”义郎被乌勒抱在怀里,骑在马上望着远处怪模怪样的房子奇怪地问。

李流光点点头。这些房子不同于古时的建筑,为了方便颇有些前世简易房的风格。义郎看惯了毡帐,看这些自然觉得古怪。他笑着看向义郎,“以后我们便住在那里。”

义郎似模似样地观察半晌,指着窗户的位置道:“怎么有两个大洞?”

一众人听着笑了起来,李流光也笑道:“不是大洞,那是窗户。”

草原风烈,为了防寒保暖,窗户都不大。李流光不习惯房内光线暗淡,建造房子时便吩咐窗口留的大一些。他没打算像古人般用纸糊窗户,而是想着造出玻璃装在房子上。

事实上,大唐已有玻璃,但多用于装饰造型,且数量十分稀少。当然,无论是大唐本土自个造的玻璃,还是通过西域商道来自海外的玻璃,价格都十分昂贵,且颜色也纷杂各异,没有李流光想要的无色透明玻璃。李流光问过系统,玻璃的造法并不复杂。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换成众人所理解的,便是纯碱、石灰石、石英。这些原料草原都有,若非姚家济郎一事,李流光现在估计已造出了玻璃。

据李流光前世了解的历史,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便开始将玻璃运用在门窗上。到了十三世纪,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十分发达。而正是因着玻璃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望远镜才会出现。

这些念头闪过,李流光看向兴奋的义郎等人。仆骨部落并未靠近石炭矿,而是离着这里不远寻了一片草场安顿下来。但义郎等一帮小屁孩却被李流光带在了身边。一来是教导他们方便,二来他们刚开始学算术,李流光想着工坊也算是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便不客气地将他们划到了“童工”的范畴。至于乌勒同巴库几人,既是照顾这帮小孩的保姆,也算的李流光的护卫。在毗迦陆的授意下,便也跟了过来。

待得一行人安顿好,李流光便寻了工坊的负责人将制造玻璃提上日程。工坊的负责人名为徐明成,是李流光亲自从工坊二百名工匠中挑选出的。不仅因着徐明成j-i,ng明能干,还因着徐明成读过几年书,是工匠中少见的识字的人。


状态提示:第80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