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百两的土地转头价钱就增加了十倍,周敏自然很高兴。
而唐一彦和邱五爷,则已经开始盘算着将旁边的山买下之后用来做什么了。
不过提到买下周围的山,唐一彦有些迟疑,“我的私房不多,黄金米和这温泉山房就差不多用尽了,剩下的要留着以防万一,毕竟我还有一家子人要养。如此一来,只怕力有未逮。邱五哥应该行有余力,不知打算做点儿什么?”
邱五爷微微一笑,“我打算在旁边建一座书院。”
唐一彦闻言,忍不住砸了一下桌子,“对啊!若是这里有一座书院,慕名前来的文人士子自然更多,咱们的精舍要租出去也就容易了。——我怎么就没想到?”
邱五爷谦虚道,“只是取巧而已,到时候或许还要请你们家帮忙。”
“你是说儒师?”唐一彦点头道,“征州府的书院加起来总有十座八座,但没有一家名声特别响亮的,说到底,是因为请不来名士大儒讲学。不过这也正是咱们的机会,若能请到一两位大儒在书院坐镇,只怕不单是征州,附近几个府的学子都会闻风而至。”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怔,才抬手指着邱五爷道,“好啊,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我七叔如今的确是赋闲在家,但你应该知道,他心心念念要编一本书,哪有空理会这些俗事?”
“这有什么关系?”周敏道,“编书要的正是清净,住到这里来不是正好?到时候请他出任书院的名誉山长,一个月讲一两次课,就当做是休息散心了,想必不难。”
“这……”唐一彦还真有些意动,“我可以回去说说看,能不能成不敢保证。”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邱五爷朝他举了举杯,“何况书院要建起来也需要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再慢慢想办法便是。”
喝完了这顿酒,众人便又忙碌开了。
这几年万山村的变化实在是太大,村里的百姓们一开始还会惊疑不安,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但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而且还从中得到不少好处,对这些变化竟是乐见其成。
所以听说这里又要动土,便有不少人主动上门来询问是否要人帮忙。反正秋收已经过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若能多赚一笔,今年的年夜饭自然更加丰盛。
在本地募工,花费自然比从城里请人要低许多。对于这种热情,周敏自然非常欢迎。
她带着村民们的殷切希望,来到了邱家别院。
院子里安安静静,众人各司其职,竟是半点声音都没发出来。见她来了,便有人迎上来,请她去内堂坐。片刻后,瑞声才从外头进来,对她道,“周姑娘,我们爷这两天都关在书房里忙,连饭菜都是送过去用,不叫人打扰,只怕没空见你。”
这是邱五爷身体好了之后独力承担的第一件大事,自然很用心。所以周敏听说他这几天一直在忙,也不意外。毕竟搞设计的忙起来都是天昏地暗不知时日,通宵更是家常便饭。
她笑着道,“不是什么大事,五哥没空也不打紧,跟你说也是一样的。我只是想着在设计图出来之前,可以先把山上的地清理出来,材料备好。到时候有了图纸,便可直接开工了。”
瑞声点头道,“这是正理,等我回了五爷,便将此事筹备起来。都是些闲杂琐事,在村里雇人即可,到时候还请周姑娘帮忙。”
周敏一边点头,一边不自觉的多看了他几眼。
以前邱五爷的身体不好,瑞声跟在他身边,就跟个隐形人似的,半点存在感都没有。现在邱五爷打算做点儿事了,周敏发现瑞声身上的气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没有存在感的从者,而更像是个大管家了。
要不说世家底蕴深厚,这样一个人才,就放在邱五爷身边照顾他的起居。如果他的身体始终没有好起来,那瑞声再多才能也只得埋没了。
不过看瑞声的样子,似乎也不大在意这些。
从别院出来,周敏正要回家去,往码头那边一看,却正好见有船只靠岸。想着唐一彦这次回去还肩负了去请他七叔出山的使命,便转了个方向,下山往那边去。
从永嘉十年,齐家就开始打理这篇山坡,到现在已有快四年的时间,就连两旁的行道树,也都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亭亭如盖。
这条大路上种的是桂树,这个时节桂花还未完全过季,风一吹便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气。周敏这一路行来,只觉得自己身上似乎都跟着染了花香,就连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才下了山,果然远远看见唐一彦从船上下来,指挥众人搬运东西。
周敏加快脚步走了过去,唐一彦转头见了她,便笑道,“你来得巧,有你弟弟着人捎回来的书信。”
“真的?”周敏闻言又惊又喜。
知道行路艰难,所以她是没指望过什么家信的。反正不论去了哪里,到过年的时候,石头肯定会回来。但话虽如此,若是能够收到书信,自然更好。
唐一彦从袖子里取出书信递给她,“生怕丢了,我亲自收着的,你看看是也不是?”
周敏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字迹,脸上就多了几分笑意,点头道,“果然是石头的字。”又强压着拆信的冲动,对唐一彦道,“石头这还是头一次出远门,家里两位长辈都深为惦记,既然有了信,我就先送回去了。”
唐一彦看着她的视线里多了几分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