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你没那么早起来呢。”张家二婶子特意来的晚点,想着于秀才身体不好,孩子又那么小,不如晚点来,让他们多睡一会儿,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秋天了,是该睡点懒觉。

“不早了,整天休息,骨头都软了。”于良吉关上了大门,跟在她身后,帮忙开了自家房子的门。

“我让艳辉去问了,一个大钱一捆木柴,都是手臂粗细的树杆子,扛烧,还热炕,冬三月的时候,烧正好!”张家二婶子边往外拿早饭,边跟于良吉唠叨。

冬三月,就是冬天最冷的那三个月,也就是三九四九的时候,那个时候,这里真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很多人家那个时候一天到晚都要烧着火,不然都容易冻死。

第019章 十两银子

幸好于良吉也是北方人出身,知道北方冬天的冷,虽然那个时候温室效应很严重,不过也经历过两次全北方百年内气温最低的时候,据说那个冬天,承包锅炉的人赔惨了,外头一个冬季有四十天的时间,气温低于三十度,剩下的都是二十多度,甚至最冷的一天,是零下快四十度了!

那个时候,他还听过一些积古老人说,他们那个时候啊,九月初九就飘雪了。

现在才刚过完八月十五,可能江南那边才刚金秋,北方这边早就已经收拾完秋了,准备越冬了。

这个时代本来就是架空的,又没有污染,冷是肯定的,但是他们又没有暖气可以二十四小时供暖,只能用土办法保暖了。

那就是多烧点柴火。

他们家弱的弱,小的小,必须要备够烧火用的柴才行。

“不贵,不贵,给来一百个大钱的吧!”于良吉现在手里头有钱,反正也不打算去科举了,留着干嘛?先度过这个冬天再说吧。

“一百个大钱的?”张家二婶子惊讶了:“那可是十两银子啊!”

他们十八里铺算是穷的村落了,一年一家人家也能攒个五六十两,最少也能攒个三四十两,这是扣除所有花费之后纯剩下来的钱数,于良吉一次就拿出十两,这可是一笔大钱了。

“张二婶子,你也看到了,这屋子虽然小,可我们爷俩也弱啊!”于良吉苦笑了一下:“不多备点柴火,我怕熬不过这冬。”

张家二婶子看了看于良吉都不如自己壮实的身板子,以及怀中乖乖坐着的于宝宝,觉得于秀才说的也对:“好吧,越冬的确马虎不得,得了,我这就回去跟艳辉说!”

虽然现在日子好过了,可也有人在冬天冻死的,各种原因,真是让人对冬天充满了恐惧,每年冬天来临之前,各家各户都好一通忙碌。

送走了张家二婶子,于良吉百般无聊的收拾了一下自家,他本不是原主,原主什么君子远庖厨之类的概念,他压根就没搭理,收拾自己的家,又不是妇女的专利,他家这两天都是他收拾的,不叠被让谁给你叠?不擦桌子等谁给你擦?

收拾完了,给小侄子擦了擦脸和手,发现孩子的小脸蛋子,好了许多,前些日子,还有点黢黢呢,现在已经愈合了。

原来这三四天,他坚持给孩子用热水洗脸擦手,慢慢的,那些黢皮的地方就好了。

要不然,于良吉还得想办法,找点润肤的东西给他。

抱着孩子,教他读三字经,尽管穿越前辈折腾了一辈子,但是这个世界依然是封建主义为主,改革开放什么的,是在不能威胁君权的前提下。

虽然富国强兵,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如今这种程度,于良吉已经很满意了,要是换了他的话,恐怕没这么大魄力。

孙大爷给送豆浆来了,于良吉跟着喝了一碗,甜丝丝的,知道里头放了糖。

这里的糖,是孙大爷家自己熬的,种的甜菜,熬的糖浆,出产虽然不多,但是农家人,一年到头吃那么几次糖,足够了。

第020章 带回个人

看来那十个大钱没白花。

中午的时候,张家二婶子给送来的木耳炒白菜,一摞土豆丝饼,土豆丝饼里放的纯白面,软乎乎的于宝宝很喜欢吃。

因为是守孝,张家二婶子特意用素油给做的,吃起来也不油腻。

“叔叔,讲故事,讲故事!”于宝宝这两天吃得好睡得好,小脸儿已经红扑扑的了,没了一开始那种显着灰败的青色。

这才是一个小孩子应有的脸色。

“好,讲故事,今天啊,咱们讲一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于良吉给孩子讲的都是一些幼儿故事,感谢老妈和大嫂,那些年硬逼着他给两个小魔头讲故事,他那一肚子的故事,都是这么来的。

讲了个小故事,又扶着孩子让他练习走路,多多锻炼才能身体健康!

下午的时候,又听到了张老猴精的哭嚎唔闹的声音,于良吉也无奈了,这老太太隔三差五的就这么来一出,她难道不累么?

傍晚张家二婶子过来,给他们俩熬大碴粥。

“张家奶奶还好吗?”于良吉没忍住,有这样一个婆婆,张家二婶子是怎么忍过来的?还一忍就是这么多年。

“她闹她的,大夫都说了,她没病,就是瞎咋呼,哪天她不闹了,才是真病了!”张家二婶子,已经跟婆婆斗了多少年,最是知道那老太太的心思。

不就是看孩子岁数大了,该娶媳妇了么?可也不看看,有她这么一个太婆婆在,谁家闺女能嫁?

大碴粥煮好了,张家二婶子就回去了,她前脚刚走,后脚乔大娘就回来了,嗯,该


状态提示:第11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