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当时艾仕帧教授和其母亲的生活状况。母子俩因为艾淳来的问题,所以被划为了“黑五类”(编者按:与红五类相对应。),艾仕帧教授虽能正常的上课,艾仕帧教授的母亲虽能正常的上班,但由于成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歧视,在生活上也因为“黑五类”的问题,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或许很多人会问:上自己的课、上自己的班,何必要去理会人家的眼光呢?但这个“认为”放在当下或许可行,鹤立独行,也是一种很纯粹的生活方式,但要放在那个年代,特别是计划经济下的年代,那你这个“鹤立独行”就行不通了,先来说说上课吧,因为你是“黑五类”,很多学校不能考、很多专业不能触及,哪怕你功课再好,那时候没有高考,完全是组织说的算,你“红五类”,根正苗红,成绩差一点的,去学个技工、职校什么的,成绩好点的,那你就很幸福了,组织可以让你上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专业,什么军工专业、外‘交’专业、艺术专业,你随便挑。你“黑五类”,成绩差一点的,那就直接被组织给放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该什么工作就什么工作,这些工作还是远离一线工人的,千万不要小看工人,那个年代是工人就是“呱呱叫”的代名词。通常也就让你去做二线的工作,什么掏粪的、什么制盐的,都是这个“边缘化”的工种。成绩如果好点,那就要看你的人缘和关系了,父母能去走走关系的、拍拍马屁的,组织上的一些关键领导人或许心情一好,得……给你一个营业员、售票员职务,那你得到这种工种,那就得去烧高香了,对于“黑五类”而言,得到这样的工作,已然是极致了。再来说说上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人工资都是一样的,什么工种拿什么工资,都是红杠杠划好的,不能因为你的工作表现好,工资多拿一点,工作表现差,工资就少一点,没这个说法,这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何不能充分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最大问题!那按理说,这个工资都是划分好的,就没有“红五类”、“黑五类”之分了吧?如果你这样想,就想的太简单了。首先“红五类”能拿到好工种,这是毋庸置疑的,好工种,工资就高,一般的工种工资就低,这是明摆着的,“黑五类”就千万不要指望拿到好工种,在这一点上,“黑五类”的工资收入就比“红五类”的少了一大截。其次:计划经济体制嘛,那就得有计划供应的问题。你光有人民币还不成,还得有券,买米买面得有粮票,做衣做‘裤’得有布票,今天家里过年,改善一下伙食,买点‘肉’,得有‘肉’票。明天家里来亲戚,买点零食,得有副食品票……反正你买什么得有票。后来国家放开一些,有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区分,什么意思?就是有票无票是不同的价钱,说明白一点,就是我拿着粮票去买大米。有粮票。属于计划内的。那大米只要一‘毛’钱一斤。我粮票用完了,直接拿钱去买大米,这就属于计划外的,那大米就要一元钱一斤。这么一说大家能理解了吗?当时的票券就变相的等同于有价证劵,这个没办法,谁让国家执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呢?这计划外供应还是后来的事情,在文.革期间,不光有钱。没票压根就买不到东西,这也就成为了“红五类”待遇和“黑五类”待遇的重要区别。计划供应给的券不一样,“红五类”家庭,只要一人上班,全家有计划供应,怎么说?譬如张三是“红五类”家庭,张三有一媳‘妇’,因为有病,不能上班,休息在家里。还有一孩子,在上课。那根据标准。成年男子一天的口粮是8两,成年‘女’子一天的口粮是6两,孩子一天的口粮是5两(编者按:这只是举例,具体标准以文献记载为准。),那这一家一天的计划口粮就是19两。得,19两得粮票一分不少的发放给张三。“黑五类”家庭可不这样,就按实际的上班人口发放,怎么说?譬如李四是“黑五类”家庭,李四被批斗,没有工作,李四的媳‘妇’在上班,儿子在上课,根据“红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