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是这样,光复以来严绍所作的一切,依然能让许多百姓为他去死…
————————————————————
地方上发生的事情严绍难道不知道吗?当然不可能。然而对此他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毕竟减租减息都是自愿的,政府不好干涉,何况当时的国社政府仅仅只掌控了一半的省份,还有一半则是在各地军阀的手中。
而那些军阀或是军阀手底下的军官,多与地方有所联系,有些军官家里干脆就是地主。强行推广减租减息,难度之大可以想象。说到底。国社政府刚成立的时候,对地方的统治毕竟是名义上的,若是强制推行减租减息的话。很容易再次爆发内战——————严绍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尽管当时国社军已经控制了半个中国,但还是有许多人把严绍看成是唇上无毛的小白脸一流…
何况新收复的北洋军里,几乎都是旧式军人。家里买些田地。是这些军人的老习惯了,甚至就连当时的国社军内部,也有不少军官家里是地主…
再加上当时欧战距离越来越近,为了尽可能赶上这场盛宴,严绍也只能是谨慎行事。
其结果就是,从13年国社政府成立到如今,已经过去4年的时间了,除了最初的时候有大量地主自愿减租减息外。往后的几年里尽管有些波动,但其实和死水并没什么区别。有些本来是跟风的地主见其他地方没有减租减息也没什么后,居然也跟着撤了回来,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万幸的是,前面的一系列新政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实惠,所以百姓对中央政府和严绍并没有不满,其不满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和议会还有那些地主们身上。
只不过因为老百姓的生活好了许多,所以这种不满并没有像另一个时空那么激烈。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七成的租子都已经成了良心租子了。
事实上这也是百姓支持严绍,而不是支持那些议员的另一个原因,毕竟这些议员平日里的行为可真的是一点也没有要替他们做主的意思。
————————————————————
严绍并非没有想过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最初的时候是地方还并不稳定,贸然就强制推行减租减息,绝对是一种找死的行为,何况还有欧战在等着。
等到欧战爆发了之后,尽管国社政府的威望再次得到了提升,但严绍反而更没有功夫去忙这个了…
眼下北上和西进两个战略同时进行,国内的稳定再次摆在了首要的位置上,显然也不是推行减租减息的合适时机。
不过在严绍的心里,应对办法也不是没有,这个办法就是通过工业来取代农业,同时扩大耕地面积以及提高粮食的产量等。
前者是严绍跟后世学的,在后世单纯的农民已经较少了,就是因为去上班赚到的钱要更多些,至少是不相上下,而且还不需要看天吃饭。
当然,如果你能承包n公顷的土地,那当我没说。严绍的想法就是想办法把人都送到工厂里去上班,而少了耕地的人,相比那些地主也无法继续维持现在这样的高租子,只是这种办法毕竟见效太慢了些,没有二三十年是看不出成效的。
至于扩大耕地面积还有提高粮食产量等,则需要较强的工业能力和技术能力。
前者暂且不提,后者的话………无论是那个什么水稻(前两个字写了怕被和谐),还是建设水利工程,都需要一定的工业及科研能力。
而如今,随着外东北的光复,严绍的面前多出了一条新路。
这条路很简单,就是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农民,让原本只能在地主那里租地耕种的农民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虽说外兴安岭的气候条件,未必适合人类居住,产量什么的恐怕多少也有些………但是架不住地多啊,而且多种些马铃薯一类的农产品,吃饱饭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便等于是解决了许多农民的土地问题。
再来,大量农民的迁入。也能起到稳固外兴安岭统治的作用,这个就是其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随着大量农民北上,除非那些地主想自己下地耕种,不然便只能是降低租子吸引农民留下来——————当然,这些地主也可以考虑购买些拖拉机什么的来代替劳动力,效率可能还要更高一些,但是拖拉机的成本毕竟太高,寻常地主很难有这样的魄力。何况绝大部分的地主恐怕也很难想到用拖拉机来进行耕种。
而只要能达成这么目的,那么原来一直都困扰着严绍的地租问题也就能解决了。
这,便是第三点。严绍推出这个政策,可谓是一石三鸟…
————————————————————
由于政府较高的公信力,再加上这个时候铁路已经修的四通八达,绝大部分地区。除了西藏这类太难了些的地方外都已经修通了铁路。所以很快便有第一批的农民拖家带口的,乘上了北上外东北的列车——————尽管为了修这些铁路,财政部的那帮人就差卖肾了,好在已经修的差不多了,铁路大跃进也可以告一段落,往后在这方面的投入可以少上一些,不然梁士诒他们真的是连上吊的心都有了。
虽说之前政府已经说明了,外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而且寻常的庄稼只能是一年一熟,但即便这样也阻挡不了这些农民的热情。毕竟拥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