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权万纪以前是什么出身,什么履历没多少人关注,但自打在吴王府做长史开始,便被人熟知吴王李恪是一个很要紧敏感的皇子,他的长史自然也备受关注。
不过权万纪在吴王府的这些年完全以刚直著称,为人严肃谨慎,对皇子的教育一直尽心尽责。虽然吴王李恪当年行猎时踩踏农田,李世民为此责怪过权万纪,但最终被御史劝说,权万纪自然也什么事都没有。
从此之后,李世民对权万纪一直多有欣赏,对他教育李恪的成效颇为赞赏,也多有奖励,权万纪的名声也越来越大,算得上德高望重。
所以当齐王李佑开始在齐州胡闹的时候,李世民第一时间想到了权万纪,将他调任到齐王府来做长史。希望权万纪能够尽心尽责,教导好齐王李佑。
可惜事与愿违,权万纪还是一如既往的忠直,严肃稳重,恪尽职守地教导齐王李佑。
但是很可惜,李佑比之自己的三哥李恪多有不及,权万纪的严肃的教导和犯言直谏压根就是油盐不进。现在更是惹的李佑格外反感,对这位不长眼的长史各种厌烦和恼怒。
原本只是厌烦,但等开始做某些出阁的事情之后,李佑心中更多了一层担忧和提防。毕竟权万纪经常在王府之中行走,会不会知道一些旁人所不知道的事情?
自始至终,李佑是不相信权万纪的,如果权万纪把这些事情透露出去,告知长安方面,后果会十分严重。
最近这些日子李佑找了人暗地里盯着权万纪,发现他并未和长安方面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心中稍稍放松些许。但很不巧,却发现他在齐州与人有联系,和刺史徐孝德有联系。
如果是以前倒还罢了,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谢逸出现了齐州。他的来意和存在让人心惊胆颤。
权万纪在这个时候与徐孝德有联系,难保不是和谢逸见面,甚至勾搭成见。李佑和阴弘智等人对此十分介怀,现在则是深深的忌惮和仇视。
阴弘智道:“殿下莫要着急。且先盯着权万纪,看看他究竟有什么举动再说!”
燕弘信则道:“权万纪来齐州这么久,压根就和点喜爱不是一条心,反倒是个松州那边的三皇子李恪私下里暗通款曲。据说前些天他生辰时,李恪能派人送来礼物祝寿。”
“不过是些许寻常事。毕竟他过去再吴王府待了那么久,有些来往也不足为奇。”李佑本人对此倒时不以为意,他和三哥李恪虽然算不上关系好,却也并未有不睦,甚至隐约还有几分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觉,毕竟他们两人都因为母亲的出身受到牵连,有些不那么如意。
燕弘信摇头道:“殿下,防人之心不可无,权万纪毕竟在吴王府多年。如今虽然不在了,但彼此之间未必没有什么。
还有那个谢逸,虽然是晋王府长史,但据在下得到的消息,吴王之前曾经两次在关键时刻帮助谢逸,对其有大恩。如此情形,谢逸会不会和权万纪一起勾结,再联合吴王府……”
“没道理啊,谢逸是雉奴府上的长史……”李佑对此并不十分认同
阴弘智摇头道:“皇家之事向来不简单,听说谢逸与东宫和魏王府都不睦。将来不管他们谁登位谢逸都不会好过。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如果能推另一位皇子上去岂非最好?不但能够躲过一劫,还是大功一件。
他虽然是晋王府长史,但晋王年幼。纵然是嫡子也没有多少机会。反倒是吴王,如果东宫动摇,吴王就是皇长子,且英武不凡,素来得陛下看重,前程似锦啊!”
这番话虽然说得有点无头无脑。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有几分道理。当然了,揣测毕竟是揣测,或许偏离的很过分。
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权万纪代表的不是吴王府,那就是忠诚于皇帝李世民,反正和齐王府没有什么关系。而谢逸也是自长安而来,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准许,甚至身上还有皇命。
这两个人见面,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难免让人担心。
“罢了,看着他们,本王倒是想要看看权万纪和谢逸在齐州到底能搅起多大的风浪?”李佑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
阴弘智心中却很是不安,也许情况比想象的药糟糕很多,处置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甚至……某一瞬间,阴弘智心中还泛起了一个念头,也许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做好最坏打算。
最坏的打算……
想到这个念头,阴弘智心中猛然一悸,他想起了很多年前亲眼目睹父母家人人头落地的悲惨景象。许多年以后,这些场景再次浮现在脑海里,那些深埋在心底的仇恨再次涌起。
原本无能为力,压根不敢想也不能想,但是现在,阴弘智突然发现这一切是有机会的。面前的外甥李佑便是最好的机会,如果能够成功,不仅大仇能报,还能够有巨大的利益。
如果不能成功,父子相残的悲剧对李世民而言也足够惨痛,也算是变相的报仇手段吧!至于身在长安的姐姐阴妃并不在他的考虑之中,阴弘智认为某种程度上阴妃有些下贱。
嫁给家族的大仇人,委身这么多年,难道真的没有羞耻感吗?这些年在宫禁之中她可能想过为家族报仇?如果他愿意,难道就没有一丁点报仇的机会吗?
不过也好,她生下了李佑,还是很有用处的,这个孩子如果能为阴家报仇做到一些贡献,或者有利用价值,也算是姐姐为家族做出的贡献。
<